Tuesday, August 09, 2005

叮叮叮,殘酷一叮



很多國家的人,以在人前唱歌為苦事。這裡的加拿大人,除了在球賽開賽前唱國歌外,幾乎很少聽到任何人唱歌。台灣人因為KTV唱的多,人前唱歌不是什麼苦事,但似乎還是要扭捏做態才拿起麥克風。相較之下,日本人就大方的多了(果然是卡拉OK的發明國)。第一次看到禮拜天中午NHK的老牌節目「Nodo Jiman」時,我還在想說這大概是職業賽,不然怎麼每個人都那麼能唱?後來有日本朋友說,這節目每一集都到不同地方去舉辦,是地方上一個很重要的活動,參加的人也都是地方上的普通人。

歌唱比賽節目很多種。「Nodo Jiman」感覺有點樸素。現在北美流行的是American Idols(美國偶像),加拿大把這個節目概念進口加工,自己也有Canadian Idols(加拿大偶像)。勝出者都非常能唱,歌聲好,也許外型不太吃香。在評審尖銳的批評下,這種節目提供有實力的人一個勝出的機會。觀眾也感到訝異,原來參賽者比一些暢銷歌星唱的還好聽。

香港也有這種歌唱比賽節目,叫做「殘酷一叮」,逢星期六晚上八點播出,由李克勤和梁榮忠主持。根據TVB電視台的網站上寫道:「只要自問歌喉了得,就能贏取豐富獎品」。比賽規則是參賽者上台唱歌,每唱一秒得港幣一百元,秒數一直累積到評審覺得聽夠了,敲桌上的鐘叫停。敲的時候會發出「叮」聲,所以叫做殘酷一「叮」。(讓我想到香港人共同的回憶:日清的出前一丁公仔麵)

真的要歌喉了得才能勝出嗎?那倒也未必。節目的評審都是演藝人員,看了四集,有兩位評審不約而同的說:「又不是歌唱比賽,要哄的評審開心才行」。這節目在某方面似乎很符合大家對香港人刻板的印象:撈錢至上。參賽者會作一些「騎呢」(怪異,惡搞)的表演,務求引人入勝,讓評審慢點「叮」。有些美眉邊唱邊脫,被「叮」了以後,說:還沒到重點呢,要不要再給個機會繼續表演下去?有人邊唱歌邊煮菜,有人耍雙節棍。三十分鐘的節目,一群要獎金的小市民輪流上台耍寶,年齡層包括老中青少四代,換成台灣人,可能只有兩代人願意去耍寶。唱功重要嗎?當然還是重要,唱的太差一下子就被叮走了。但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從這幾集看來,參賽者當然要能唱,但是也要有噱頭,不然還真沒機會。失敗的人可以靠觀眾投票「翻叮」,敗部復活,再度參加比賽。不過,節目開始時兩個主持人唱的那句「全城盡興,殘酷一叮」,就已經開宗明義的告訴你:「沒本事讓大家開心就省省吧!」

殘酷一叮節目的出現,讓一些還對香港歌壇有點關注的人擔心了。明報上有一篇文章說到,現在大家都要夠騎呢,夠「出位」(特別),唱的是不是那麼好反而不重要。寫文章的人說近年在大陸猛拍戲的古巨基,有次跟人說如果給他兩年時間,不要像現在這麼忙猛軋戲,他就又能唱回原來的水準。現在連睡覺都沒時間了,哪來的氣力去唱歌呢?寫文章的人擔心,越來越多人會以為唱歌就是要像殘酷一叮的獲勝者一樣,漸漸的讓樂壇的品質每況愈下。

聽說五月份來多倫多試「叮」時,有個高齡八十五的老先生,邊唱歌邊「震波」(震動胸肌),大家蔚為奇觀。亞視也趁熱推出了類似節目「一舉成名」。這股叮叮風潮吹到內地,變成央視的「夢幻中國」和廣東電視公共頻道「歌SING魅影歌唱模仿大賽」。在殘酷一叮播出的那三十分鐘內,多少香港人在電視前也當起評審,嘴裡叫著:「叮佢啦!縱唔叮?」,陷入一種世界皆小我最大的催眠狀態。週六晚的三十分鐘何其寶貴,嘻嘻笑笑一下,也許真能紓解真實生活中並非事事能作主的鬱卒吧!

---
照片:BBS.VERYCD.COM

2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其實我滿喜歡到KTV唱歌的
可以好好發洩精力,情緒
唱得好時還會有種滿足感^^
只是最近KTV都不便宜了
去的就會就跟著減少了....

beeru said...

我也喜歡去唱?
不過我喜歡自己去...練歌^+++^

失去滋味的人

「 啊這,你,怎麼能煮成這樣?」 在吃著大姐煮出的年夜飯時,我很想這樣說。 這裡說的年夜飯,真的是年夜飯裡面的「飯」。這一個年只有我跟大姐一起過年,家裡遭逢變故,大妹入院,我和大姐兩個人每天跑醫院,到處申請資料。等到回過神來,我竟然連銀行在農曆年前最後一個營業日都錯過了。口袋裡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