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我在台灣待了一年,因為我了解國際收養的程序,便在一家媒合台灣孩子收養的社福機構當翻譯義工。機構開了一份收出養書籍的書單給收養方跟出養方,這本伊芙・邦婷的《開往遠方的列車》是其中之一。 這本書有一段時間是我們家孩子最喜歡討論的書之一,但不是有歡樂結局的書,甚至很多家長的讀後感是發現自己讀著讀著,哽咽而無法繼續。作者細膩地描寫出等待收養的孩子的心情。故事的內容以美國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「孤兒火車 (Orphan Train)」行動為本。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,被整批帶上火車,穿州越界,從東岸到西岸,尋找可能收養自己的家庭。據歷史學家估計,大約有二十萬無家可歸的孩子曾經登上了這樣的火車。在這個故事裡,有十四個孤兒上了火車等待被收養,其中有一個年紀較大的孤兒「瑪莉」始終沒人收養,火車就快到一個叫做「遠方」的終點站.....
書中主角瑪莉的生母告訴瑪莉,等她到了西部生活穩定了,很快就會來接瑪莉回家。瑪莉在中途機構(書中的「聖克里之家」)癡癡地等,最後搭上了孤兒列車,期望著當媽媽在新聞上看到孤兒列車出發的時刻表後,能在某一站等著她,最終她了解到生母不會出現,接受了收養的安排。
故事是從登上火車開始,這趟火車旅行一點都不舒服。書裡描寫經過幾天幾夜的車程帶來的景色變換。到站之前,孩子們必須先換上最好的衣服,梳洗一下。到第一站後,有意收養的人已經在火車站上等著了,還有人帶隊去市政廳照團體照,好像在遊行一樣。中途之家的領隊盧小姐還小聲叮嚀:「微笑,高興一點」。第一站被挑走的人,似乎都是收養家庭以幫忙家務農作為目的而雀屏中選。
我們坐在台上,鎮裡的居民打量著我們。他們隔著外套摸摸男孩們的肌肉,嘴裡喃喃的說:「這個不錯」、「他可以幫忙收割」之類的話。
桑奇和另外兩個大男孩很快就被帶走了。
他大聲的對我們說:「再會啦,朋友們。」
瑪薇被一個瘦小的太太挑中。瑪薇長得又高又壯,圓圓的臉上有一對非常甜美的小酒窩。
「杜莎!」那個瘦小的太太對另一個瘦小的太太叫,「看看我挑的這個,他一定可以幫我做不少家事呢。你也該為你們家挑一個。」
盧小姐邊簽同意書邊說:「瑪薇是個可愛的女孩,對她好一點。」她緊緊的抿著嘴,「會有專門的人來看看這些小孩過得好不好。」
「小姐,你認為我會對她不好?你是這個意思嗎?」那位太太瞪著盧小姐,「你要我把她還給你嗎?」
盧小姐不說一句話,把同意書交給她,那個瘦小的太太就帶著瑪薇走了。(P12)
跟現在我們習以為常,在收養時應以兒童福祉為最優先考量的社會福利架構完全不同。那個時候美國東岸大城市裡孤兒太多,中途之家人滿為患,孤兒列車就是他們安置孩童的管道之一。在故事的前言中也提到,有些小孩受到很好的照顧,有些只是從一個悲慘的環境,換到另一個悲慘的環境而已。那個年代想收養孩子的,不少也是希望能增加家中人手幫忙農作或照顧小孩。這種觀念,在以前的台灣也很普遍。
在書裡描寫到瑪莉跟在中途之家裡認識的好友分離的情形。好友蘿拉被選中時,撒謊跟對方說瑪莉是她的姊姊。社工盧小姐很快就戳破謊言,在那之前,她已經告誡過這兩個女孩:「大部份的人都只要一個小孩,不要為了彼此搞砸這件事。」
一站一站過去了,瑪莉始終沒有被挑走。甚至聽到有人說剩下的都沒什麼好選的了。
我心裡有一種被深深刺痛的感覺。媽媽不要我,其他人好像也不要我。我並不希望自己被挑中,因為媽媽可能就在下一站等我。但是,如果她不在那裡,怎麼辦?
只剩下最後三個孩子時,有兩個被一對夫妻挑走了。
「買一送一,真划算,」那個男人開玩笑的說,雖然這根本不是什麼買賣。
因為只剩下她一個,她聽出盧小姐用懇求的語氣想向另一對夫婦推銷自己,但是對方委婉拒絕了。除了瑪莉,所有的孩子都被收養了。瑪莉離好友蘿拉越來越遠,但她跟自己生母的距離一點也沒有拉近。到了最後一站時,一對夫婦正等著。她一眼就看出那不是媽媽,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。
這對有點年紀的夫婦送給她一個木頭做的小火車頭做見面禮,也坦白跟瑪莉說他們本來的確想要男孩。太太告訴瑪莉,她明白他們也不是瑪莉想要的,但是「有時候,你最後得到的會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。」
我不再期待媽媽出現,她不在「遠方」,她根本不在這裡或其他任何地方等我。「我...」我把手伸進口袋,拿出那根羽毛,當我從媽媽的頭髮上取下它時,它還是白色的,現在已經變黃了。我用手指撫平它,「這是我送給你們的。」
「哦,謝謝你。」白太太把那根羽毛插在她的帽帶上。它插在那裡的樣子很特別,好像它屬於那裡,好像它終於找到自己的地方。
作者在書裡對瑪莉心情的轉折多番琢磨,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。(「她會在那裡,她一定會要我」「媽媽,我來了,等等我。」「媽媽,你不必來接我,我就要去找你了。」)鋪陳下來,讀者熱切感受到瑪莉的渴望。她很乖很乖的一直在忍耐,相信生母會來接他。當我在當翻譯義工時,接觸到不少孩子的檔案。很多孩子一直在等生父母重上軌道能一起生活,但不知道的是這事大概永遠也不會發生。對於打算收養孩子的家庭來說,當收養的孩子與自己期望不同時,該如何應對也是一大挑戰。
這本書裡出現了很多在領養關係中相關的人物:失職的生母、等待重歸家庭的孩子、養父母、社工、旁觀的社會大眾、養父母的親友等等。作者Eve Bunting對次要人物雖然著墨不多,但寥寥幾筆已經入木三分,這是作者最高明的地方。她在複雜的情形中,以孩子的眼光,幫孩子理出他們能理解的脈絡,不加以美化,也不欺瞞。也就是這一點,讓很多共讀的家長們,讀著讀著熱淚盈眶,因為大人能從書中所有情境中,推斷出孩子還不了解的事實。特別要說的是中文譯者劉清彥先生的文字真誠自然,讓大小讀者很容易就融入情境中。
中文譯本無注音,出版社建議的閱讀方式為6-10歲親子共讀,10歲以上自己閱讀。英文版大概是小學四年級程度的讀物。這本書可以跟小孩討論的地方很多,像是
- 為什麼那些小孩在到站前要換衣服?
- 那些人為什麼要去車站看他們?
- 你覺得當他們看到車站聚集的人時,是什麼心情?
- 為什麼瑪莉不想被選中?
- 你覺得孩子會喜歡站在台上讓大人選跟看嗎?
等等。
我第一次讀時就哭了,能寫這麼多出來全拜多次閱讀所致,我家的孩子第一次讀時是中班。Eve Bunting是一個我很喜歡的作家,她常常挑戰困難的題材,像是離婚、收養、看護行動不便的長輩、移民、戰爭、流浪等。她的作品讓我想到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,歡樂的結局也不是必然。當闔上書頁的那一刻,留在心中的是一顆關懷的種子,而她的文字才剛剛幫種子澆了水。讀者不能馬上了解種子會長成什麼大樹,也許要花上好多年的時間去了解也說不定。但是那份關懷的啓蒙,就是希望所在。
英文作者名/書名:Eve Bunting "Train to Somewhere"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