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April 08, 2005

Seize the Day



前幾天吧!索爾貝婁(Saul Bellow)去世了!

在網路論壇上看到消息,四月五號的事情.清明節,又走了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.

從大學後就沒再看過Saul Bellow的作品了!真正看的仔細的是「Seize the Day」這本,那時我非常喜愛這個小說.故事內容簡單又複雜:主角Tommy跟高齡八十的名醫父親一起住在同一個飯店,跟小孩前妻分居中.前妻不斷要求增加贍養費的金額.Tommy以前想做演員,去試鏡時卻因為角度的問題,看起來像個大笨熊鎩羽而歸.現在則因為一個跟公司老闆是姻親的同事比他早升職,憤而辭去業務員的工作.他剛剛把僅剩的七百塊錢拿給自己的心理醫生跟著炒豬油的期貨.在這一天裡,他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種種.故事結束於一天的尾聲,Tommy窮途末路,在教堂裡混入陌生人的喪禮中放聲慟哭.

這本1956年出版的小說,到明年就是50年了!但是小說裡面的主題卻還是跟現代社會如此貼切.在閱讀時我最能記得清楚的一段就是心理醫生說服Tommy炒期貨時,Tommy因為路邊停車而要不斷注意時間,好下樓去投硬幣.那種為了幾個硬幣把人生切的細細碎碎的經驗,每個人都有.心理醫生在西方社會裡,大概跟律師同屬一個冷酷吸血的等級.心理醫生不斷的收費,探取他的內心問題,最後還提供Tommy一個翻本的機會.讀者在閱讀的時候,都會發現心理醫生的動機很詭異,但Tommy把他當成人生的浮板,緊緊抓著不放.

漫長的一天裡,主角每況愈下.最後在孤獨一人,沒錢,沒工作,沒收入,沒親人的情況下,走到一個教堂坐在陌生人的葬禮上.Tommy只不過是渴望親情和友情,在瞻仰疑容時,他知道人免不了一死,每個人都只有這條路,哭的非常傷心.有人懷疑他是死者的兄弟,又有人立刻指出他和死者根本不是兄弟,長相大不相同.淚水洗滌之後的一絲希望,提升了Tommy. 在故事的最後,Saul Bellow用John Donne的“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” (1623):

any man's death diminishes me, 死亡使我變得更渺小缺乏,
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, 因為我也是人類團體的一份子,
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;因此別問這喪鐘為誰而鳴,
it tolls for thee. 它是為汝而鳴


作為結尾.

1986年改編成電影,由Robin Williams演出.

Saul Bellow一生創作不斷,結了五次婚.高齡八十四時還生了個女兒,也是非凡的「創造力」!
新聞;圖片感謝Amazon提供

No comments:

失去滋味的人

「 啊這,你,怎麼能煮成這樣?」 在吃著大姐煮出的年夜飯時,我很想這樣說。 這裡說的年夜飯,真的是年夜飯裡面的「飯」。這一個年只有我跟大姐一起過年,家裡遭逢變故,大妹入院,我和大姐兩個人每天跑醫院,到處申請資料。等到回過神來,我竟然連銀行在農曆年前最後一個營業日都錯過了。口袋裡只...